吴明杰中医——右归丸调理冲任治疗不孕症的机理
右归丸出自明代著名医家 张介宾(张景岳) 所著的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,是温补肾阳、填补命门之火的代表方剂,与左归丸(滋补肾阴)相对应,共同构成张景岳“补肾阴阳双补”理论的核心方。
1. 核心病机:肾阳虚衰,冲任虚寒
中医认为:
肾阳(命门之火)是人体生殖功能的原动力,肾阳不足则冲任失温,导致:
冲脉(血海)虚寒 → 月经后期、量少、色淡、痛经(得温则减)。
任脉(主胞胎)不固 → 宫寒不孕、胎元不固(易流产)。
右归丸温补肾阳,使命门火旺,冲任得温,胞宫气血充盈,从而改善生殖功能。
2. 组方配伍与调冲任的作用
右归丸组成:
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鹿角胶、菟丝子、杜仲、当归、肉桂、制附子。
其调冲任的配伍特点:
附子+肉桂:大补命门之火,温通冲任,散胞宫之寒。
鹿角胶+菟丝子:温肾填精,直接补益奇经八脉(冲任二脉属奇经)。
熟地黄+当归:养血调经,使血海充盈,月经规律。
杜仲+枸杞子:补肝肾,强筋骨,固任脉(任主胞胎)。
3. 现代医学视角的助孕机制
改善卵巢功能:调节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(HPO轴),促进卵泡发育和黄体功能。
增强子宫血流:肉桂、附子扩张血管,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,提高着床率。
调节性激素:鹿角胶含天然雌激素样物质,可平衡内分泌。
临床应用要点
适用证型:肾阳虚型不孕(症见月经后期、小腹冷痛、性欲低下、舌淡苔白、脉沉迟)。
禁忌:阴虚火旺、实热证(如舌红苔黄、口干咽燥)禁用。
加减运用:
严重宫寒:加艾叶、吴茱萸。
兼血瘀:加川芎、丹参。
黄体功能不足:加紫河车、巴戟天。
与左归丸的对比
总结
右归丸通过 “温补肾阳→暖冲任→调胞宫”的机制治疗不孕症,尤其适用于肾阳虚衰、冲任虚寒导致的不孕。其核心在于恢复命门之火,使冲任气血得温,胞宫得以摄精成孕。临床需严格辨证,与左归丸(滋阴)区别使用,必要时可阴阳双补(如左右归丸合方)。